滴滴专车被禁
滴滴专车在14年8月份推出后没多久,上海市交通委宣布:滴滴专车是黑车,营运不合法,随后又在26日对12辆滴滴专车进行查扣,其中5辆车驾驶员被行政罚款各1万元,剩余7辆车尚在调查取证中。这件事情牵涉到社会创新,其实很有值得挖掘的地方。之前看到阳淼发了一篇“为什么上海出不了马云?因为有交管官员那样的蠢货”感觉虽然有一些道理,但很是有些未尽之处,所以也写篇文章来从更宏观视角来解读下这件事情。
共享与专有上的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云计算的。云计算这几年成为一个热词,国外当下做的最成功的是AWS,但微软这类软件巨头眼看着自己要被甩到后面,很是着急,正在奋起直追,从微软CEO纳德拉的举动来看,在微软内部云很可能已经被提到比Windows还高的位置上了。云计算有很多种,但其最底层思路其实就是从专有走向共享。本来大家都要自己买服务器,结果空闲率很高,峰值的时候又不够用,那如果有人可以提供虚拟的服务器、可以动态扩容,又有成本优势,为啥不用呢?所以共享是云计算的最主要的驱动力之一,这个上主要的拦路虎是安全,如果成本优势无法对冲掉企业或个人的安全顾虑那这模式起不来。
第二个故事来自一本书。近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作者杰里米里夫金又出了本新书叫《零边际成本社会》,这书的副标题是“一个物联网、合作共赢的新经济时代”。书里花了很大篇幅来阐述一种基于共享的经济模型,其中第十二章提到了物流共享。在物流共享一节中,作者指出了共享比专有更有效率的根本原因:
1、大部分车的满载率很低,美国是60%,很多地方可能只有10%。
2、制造商、批发商、分销商往往把商品存储在离最终目的很远的地方。
3、物流效率低,导致经销商无法交货。
4、产品运输不得不经常在路线上迂回。(注:这应该和第二点有关)
5、没有共同标准和协议,导致物流企业无法共享物流资源,提高效率。
作者认为应该把当前的模式切换为共享的模式,交付应该是分布式的,比如:
第一个司机在比较近的中心交付货物,然后拉起另一拖车的货物返回;第二个司机会装运货物送到线路上的下一个中心,可以是港口、铁路货场等。
这在经济收益上比较明显也容易测算(作者举的例子里配送时间可以缩短一半),但要想达成这目标,首先要解决的是各物流公司间的共享问题,如果不能共享仓库配送中心,那么这种愿望再美好也是只能始终在水一方。
郑州二手房网 https://zhengzhou.c21.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