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應用概述 為積極踐行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和“安全、實用”水利網信發展總要求,貫徹落實全國水利工作會議部署和“大力推進智慧水利”要求,水利部決定開展智慧水利先行先試工作。“智慧水利”需依托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全面建成水利信息基礎感知體系,健全保障支撐環境,推動水利綜合業務精細化管理,提升科學化決策調度管理水平,最終形成“更透徹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聯互通、更科學的決策、更高效智能的管理”的智慧水利管理體系。 應用場景 河湖監測與監管 無人機可用于水利工程管轄范圍內疑似違章建筑、違規種植與開發利用、非法采砂等事件的輔助監察,提取違法行為的位置和范圍等信息,為水政執法管理提供技術支撐,對違法違規行為做到早發現早制止早處理。 水土保持調查 傳統的水土保持監測技術無法滿足生產建設工程中對準確性、及時性、完整性的要求。無人機的低空遙感具有精度高、時效性強、可視化程度高等特點。可用于水土流失的定量檢測與評價、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的監測與評價、生產建設項目的水土保持監測。?無人機監控?已成為全面監測水土保持狀況的一種新的技術手段。 水旱災害防御 無人機系統在防洪、抗旱、救災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可用于山體滑坡、山洪、城市洪水、水壩垮塌的應急監測。無人機系統的可操作性和靈活性特別適用于?應急響應,大大降低了應急人員的風險,提高了處理預警和災害的效率。快速、準確地對受災地區進行航拍和損失評估,為救援人員提供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水利工程檢查 無人機可以快速對所需檢查的水利工程進行實時監測,還可通過對上、下游河流的實時巡查,第一時間掌握水工建筑物施工導致的土地淹沒等相關的水文情況。綜合運用無人機獲取的監測數據分析成果可有效地監視圍堰等臨時性建筑物,檢查周邊邊坡的安全狀況,調查淹沒土地的類型和數量。及時發現有關征兆,防止事故發生,保證水工建筑物施工的順利進行。同時為控制施工質量,降低對周邊環境影響,改進施工方法提供資料。 堰塞湖應急監測 堰塞湖是由泥石流或由地震活動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體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貯水而形成的。堰塞湖的形成的規模和環境復雜,且因堵塞物易受沖刷、侵蝕等一旦被破壞極易形成后果嚴重的次生災害。由于無人機具有小型靈活、機動快速、維護操作簡單等技術特點,可對堰塞湖的分布狀況與動態變化等情況提供高效的現場調查評估和動態預警。為專家對堰塞湖性質判斷和危險性評估第一手的信息和科學決策的依據,為堰塞湖潰決計劃和安置下游危險區的臨災預案做先期調研和規模估算,為堰塞湖的排險和潰決做及時的監測和預警。 冰凌應急監測 傳統的人工目測估計冰災情況的方法,主要是依靠經驗。雖然簡單可靠,但觀測范圍小,缺乏對整個河道冰災信息的掌握。衛星或航空遙感探測方法的觀測范圍大,覆蓋面廣。但由于衛星重訪周期長,遙感分辨率低,易受大氣干擾,對河流局部細節的把握能力不強,實時性也不符合要求。用于?環境監測?和災害評估的無人機在很多領域都有成熟的應用和實踐。無人機配備了高性能的各類傳感器,可以遠程監測河道開口、冰塞、冰堆、冰壩分布等,為判斷冰災的規模和災情提供科學依據。 應用案例 2017.6蘭溪市暴雨救援 2017年6月,浙江金華蘭溪市的最高水位超過了2011年的第二高水位,即31.86米。浙江河海測繪院利用CW-20在雨中起飛。在一個多小時內,總共獲得了659張照片。這是一張0.1米的高清晰圖像,而且?無人機測繪?面積約為15平方公里。當晚,通過課題組連夜處理,結合歷史數據,于27日上午提供了蘭溪市香溪鎮災前災后的高清影像和淹沒區的存儲量曲線圖,及時為災害研判和后續風險管理提供地理信息數據支持。 淮河防汛實時巡檢 受 2020 年 7 月 10 日以來強降雨影響,淮河干流王家壩水文站 7 月 17 日 22 時 48 分水位達到警戒水位 27.5 米,為 2020 年首次達到警戒水位,根據《全國主要江河洪水編號規定》,此次洪水編號為“淮河 2020 年第 1 號洪水”。 7 月 20 日 8 時 32 分,淮河干流王家壩閘開閘泄洪。CW-30D 縱橫大鵬無人機從曹臺閘飛往 30 多公里外的王家壩,實時監控王家壩閘開閘泄洪情況,曹臺閘到王家壩 180 平方公里行洪區狀況。 鄭州“7·20”特大暴雨救援 2021年7月17日以來,河南部分地區出現暴雨、大暴雨,鄭州、焦作、濟源等地出現特大暴雨,衛河、賈魯河、沙潁河、洪汝河、白河、雙洎河出現漲水過程,鞏義、登封、新密等地受災嚴重。為掌握洪澇災區災情狀況和次生地質災害風險,應急管理部國家減災中心啟動重大災害無人機應急監測響應,縱橫大鵬緊急成立應急救援小組。第一時間提供了災區首批災后數字正射影像圖、三維實景數據。
河湖監測與監管
無人機可用于水利工程管轄范圍內疑似違章建筑、違規種植與開發利用、非法采砂等事件的輔助監察,提取違法行為的位置和范圍等信息,為水政執法管理提供技術支撐,對違法違規行為做到早發現早制止早處理。
水土保持調查
傳統的水土保持監測技術無法滿足生產建設工程中對準確性、及時性、完整性的要求。無人機的低空遙感具有精度高、時效性強、可視化程度高等特點。可用于水土流失的定量檢測與評價、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的監測與評價、生產建設項目的水土保持監測。?無人機監控?已成為全面監測水土保持狀況的一種新的技術手段。
水旱災害防御
無人機系統在防洪、抗旱、救災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可用于山體滑坡、山洪、城市洪水、水壩垮塌的應急監測。無人機系統的可操作性和靈活性特別適用于?應急響應,大大降低了應急人員的風險,提高了處理預警和災害的效率。快速、準確地對受災地區進行航拍和損失評估,為救援人員提供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水利工程檢查
無人機可以快速對所需檢查的水利工程進行實時監測,還可通過對上、下游河流的實時巡查,第一時間掌握水工建筑物施工導致的土地淹沒等相關的水文情況。綜合運用無人機獲取的監測數據分析成果可有效地監視圍堰等臨時性建筑物,檢查周邊邊坡的安全狀況,調查淹沒土地的類型和數量。及時發現有關征兆,防止事故發生,保證水工建筑物施工的順利進行。同時為控制施工質量,降低對周邊環境影響,改進施工方法提供資料。
堰塞湖應急監測
堰塞湖是由泥石流或由地震活動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體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貯水而形成的。堰塞湖的形成的規模和環境復雜,且因堵塞物易受沖刷、侵蝕等一旦被破壞極易形成后果嚴重的次生災害。由于無人機具有小型靈活、機動快速、維護操作簡單等技術特點,可對堰塞湖的分布狀況與動態變化等情況提供高效的現場調查評估和動態預警。為專家對堰塞湖性質判斷和危險性評估第一手的信息和科學決策的依據,為堰塞湖潰決計劃和安置下游危險區的臨災預案做先期調研和規模估算,為堰塞湖的排險和潰決做及時的監測和預警。
冰凌應急監測
傳統的人工目測估計冰災情況的方法,主要是依靠經驗。雖然簡單可靠,但觀測范圍小,缺乏對整個河道冰災信息的掌握。衛星或航空遙感探測方法的觀測范圍大,覆蓋面廣。但由于衛星重訪周期長,遙感分辨率低,易受大氣干擾,對河流局部細節的把握能力不強,實時性也不符合要求。用于?環境監測?和災害評估的無人機在很多領域都有成熟的應用和實踐。無人機配備了高性能的各類傳感器,可以遠程監測河道開口、冰塞、冰堆、冰壩分布等,為判斷冰災的規模和災情提供科學依據。
2017.6蘭溪市暴雨救援
2017年6月,浙江金華蘭溪市的最高水位超過了2011年的第二高水位,即31.86米。浙江河海測繪院利用CW-20在雨中起飛。在一個多小時內,總共獲得了659張照片。這是一張0.1米的高清晰圖像,而且?無人機測繪?面積約為15平方公里。當晚,通過課題組連夜處理,結合歷史數據,于27日上午提供了蘭溪市香溪鎮災前災后的高清影像和淹沒區的存儲量曲線圖,及時為災害研判和后續風險管理提供地理信息數據支持。
淮河防汛實時巡檢
受 2020 年 7 月 10 日以來強降雨影響,淮河干流王家壩水文站 7 月 17 日 22 時 48 分水位達到警戒水位 27.5 米,為 2020 年首次達到警戒水位,根據《全國主要江河洪水編號規定》,此次洪水編號為“淮河 2020 年第 1 號洪水”。 7 月 20 日 8 時 32 分,淮河干流王家壩閘開閘泄洪。CW-30D 縱橫大鵬無人機從曹臺閘飛往 30 多公里外的王家壩,實時監控王家壩閘開閘泄洪情況,曹臺閘到王家壩 180 平方公里行洪區狀況。
鄭州“7·20”特大暴雨救援
2021年7月17日以來,河南部分地區出現暴雨、大暴雨,鄭州、焦作、濟源等地出現特大暴雨,衛河、賈魯河、沙潁河、洪汝河、白河、雙洎河出現漲水過程,鞏義、登封、新密等地受災嚴重。為掌握洪澇災區災情狀況和次生地質災害風險,應急管理部國家減災中心啟動重大災害無人機應急監測響應,縱橫大鵬緊急成立應急救援小組。第一時間提供了災區首批災后數字正射影像圖、三維實景數據。
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佛祖嶺街道高新四路40號葛洲壩太陽城7棟4層401室
電話
400-765-6781
187-7193-7458
Copyright ? 2024 翼飛|翼飛智能科技|無人機定制|物流無人機|消防無人機|無人機表演|植保無人機|工業無人機|翼飛fpv|武漢無人機|版權所有
鄂ICP備16008241號-1